在新疆的廣袤戈壁上,某露天煤礦正書寫著能源建設的壯闊篇章。作為“疆電外送” 第三通道、“疆煤外運” 的重要煤源保障,這座東西長約 9.54 公里、南北寬約 10.77 公里的巨型煤礦,年產能達 4000 萬噸,是新疆能源戰略布局中的關鍵一環。而在這片氣候嚴苛、工況復雜的礦區,山推 SKH135-X 甲醇增程寬體自卸車憑借硬核實力,成為了重載運輸的 “明星選手”。
極端工況下的“硬核考驗”
該煤礦的施工環境堪稱對工程設備的“極限挑戰”:年平均降雨量僅34.4毫米,風沙粉塵肆虐,夏季最高溫達40℃,冬季則驟降至- 30℃。礦區道路坡度約8度,運距6.5公里,遠超常規輪胎的額定范圍,且采用2班倒作業模式,車輛日均工作時長高達21小時,還需面對100-110噸的超載運輸任務(額定載重90噸)。
“這里的活兒,不僅要‘扛得住’,還得‘跑得快’?!?施工方的負責人坦言,設備的油耗成本、出勤率和運輸效率成為重中之重。
創新方案破解多重難題
面對重重挑戰,山推給出了“量身定制”的解決方案:
燃料革命降本 50%: 依托礦區甲醇資源豐富的優勢,山推聯合濰柴開發的SKH135-X甲醇增程技術,直接將燃料成本砍半,每年為客戶節省巨額開支。
超強配置扛住重載:搭載 480/95R29 巨型輪胎,承載力遠超標配型號,完美適配長距離超載運輸;提前儲備易損件,讓設備 “壞了能秒修”,出勤率穩定在93%以上。
動力強勁效率飆升:增程混動技術加持下,重載上坡平均速度仍能達到13km/h,每班比傳統車輛多跑1-2趟,運輸效率肉眼可見地提升。
機手與客戶的真實反饋
“駕駛室密封性絕了,風沙再大也不怕,座椅坐著舒服,跑一天腰不酸。” 常年奮戰在一線的機手對 SKH135-X 贊不絕口,動力強勁、操作流暢的體驗讓高強度作業也輕松了不少。
客戶則更看重實際收益:“對比柴油車,這30臺甲醇礦卡一年能省出一大筆錢,而且性能穩定得很,從沒掉過鏈子,完全能跟上我們‘多拉快跑’的節奏?!?br>
從極端環境到高效施工,山推 SKH135-X 甲醇增程寬體自卸車用實力證明:創新技術不僅能適應復雜工況,更能為客戶創造實打實的價值。未來,山推將繼續以 “更智能、更綠色、更高效” 的裝備,助力能源建設再提速!